close

  10月23日,京津冀再遇霧霾,這已是今秋第三次霾色侵城。“肺腑”之痛,令公眾在無奈調侃的同時,也不忘追問造成“十面霾伏”的真凶是誰。而秋季的秸稈焚燒,被認為是造成霧霾的禍因之一。
  其實,各地早已出台秸稈“禁燒令”,但仍不乏“頂風作案”者。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朱立志認為,“禁燒”並不能根治秸稈問題,“不是‘堵’的政策不好,而是部分地區缺乏‘疏’的渠道”。
  據悉,國家支持秸稈資源回收行業已十年有餘,但為何農民仍缺乏秸稈“疏”的渠道?秸稈綜合治理,又有哪些隱患亟待破局?
  仍有農民禁令之下“頂風燒稈”
  10月7日起,北方出現了持續性霧霾,影響面積約39萬平方公里。拉開了2014年秋冬“霧霾模式”的大幕。
  有氣象專家稱,此次霧霾及重污染天氣形成的原因之一,便是人為煙霧排放加重了空氣污染。近期,河南、河北南部及山東局地出現秸稈焚燒現象,秸稈焚燒的煙霧隨弱偏南風向北輸送,導致部分地區“十面霧霾”。
  據環保部和國家氣象局遙感監測,夏收、秋收期間,秸稈集中焚燒,增加了部分區域霧霾的嚴重度。
  事實上,早在秋霾出現前,不少地方就已出台秸稈“禁燃令”,甚至不惜以罰款、拘留等強硬手段,遏制秸稈露天燃燒。
  “禁令”取得了一定成效。環保部有關負責人稱,9月,據衛星遙感監測數據統計和各地的現場巡查檢查結果,秸稈焚燒火點較2013年同比減少226個,降幅為52.3%。
  然而,“秸稈禁燒令”並非萬靈藥。
  10月15日,是江蘇省秸稈禁燒的第一天,當天下午江蘇省環保廳官網通報,今秋“第一把火”燒在徐州,過火面積超1500平方米。
  10月17日,吉林省梨樹縣一農民因為擅自焚燒秸稈,造成環境污染而被當地警方行政拘留……
  禁令之下,為何仍有農戶情願冒著被處罰的風險,頂風作案?
  秸稈回收:企業“沒錢賺”農民“嫌麻煩”
  有的農民稱,“頂風燒稈”是為了省事。河南省南陽市農民閆偉(化名)告訴記者,不燒就種不了玉米,因為秸稈處理起來,要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,“孩子們都在外打工,秋收也回不來”。
  有的農民稱,是為了趕農時。江蘇徐州農民劉東(化名)認為,秸稈不處理,會影響到下一季作物的生長。“秸稈在田裡,插秧很麻煩,機器不能用,人工又做不了,若是‘硬’種上莊稼,一般也長不好,還容易招害蟲得病。”
  據中國青年報記者梳理,近十多年來,國家發改委、農業部、財政部等部門一直註重推行秸稈的綜合治理,也出台了一系列補助政策,支持秸稈資源回收。但為何農民在面對秸稈問題時,還會無所適從?
  “‘禁燒’並不能根治秸稈問題。” 朱立志教授說,“目前問題的源頭不在於‘堵’的政策不好,而在於部分地區缺乏‘疏’的渠道。”
  記者瞭解到,目前,享受著國家補貼的秸稈回收行業,面臨著“收購秸稈成本過高”、“收益太少”的困局;而對農民來說,則是“沒有賺頭”的尷尬。“人誤地一時,地誤人一季,秋收時寧願一把火燒掉,也不願費心費力地收集秸稈。”一位河北農民坦承。
  相關資料顯示,江蘇是全國秸稈發電廠最多的省份,但記者調查發現,正在運營的十數家生物質發電廠,多數虧損。“秸稈主動收集不易,而且附近需求秸稈的廠家過多,導致原料價格一路攀升。以現在電廠的價格承受力,只能提供200多元一噸,不足以吸引老百姓來賣秸稈。”江蘇某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張軍(化名)向記者介紹。
  其他的秸稈回收再利用公司,也存在困難。
  安徽合肥的張安成(化名)經營著一家秸稈再利用公司,但秸稈回收的季節性讓他頭疼不已:“工廠一年四季都要運作,但秸稈不是時時都有,而且秸稈容易腐爛、儲存難度大,還需要尋找其他的替代品。”天津一位秸稈轉賣經紀人則透露,秸稈的運輸成本太大,也讓其回收“缺乏動力”。“我們收集的秸稈主要運往外省造紙廠,但秸稈裝車運輸體積大、重量輕,運費比普通貨物高出近一倍。”
  “秸稈利用收益太少,現在全靠政府補貼,一年兩年還可以,但時間長了,一些財力有限的地方政府就吃不消了。”江蘇省發改委原能源處處長李春茂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。
  秸稈治理:“一刀切”要不得
  秸稈本是放錯位的資源。
  大量研究表明,作為一種廉價又環保的生物資源,秸稈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。但為何它在多數情況下,仍以“霧霾禍因”的面目出現?
  朱立志教授認為,各地的秸稈治理沒有“因地制宜”是主因。
  “國家一味強調‘產業化回收’秸稈,但有的地方,秸稈收集不易;有的地方,需要秸稈的企業過多、產能過剩,這些‘水土不服’導致的後果就是失敗。”
  安徽省阜陽市插花鎮,是秸稈經濟產業化“水土不服”的樣本之一。2013年,插花鎮培養了一批秸稈經紀人,通過經紀人收集秸稈賣到生物質熱電廠,試圖在獲得一定收入的同時,解決插花鎮一萬餘畝小麥秸稈“禁燒”的難題。
  但近日,記者再次調查時發現,插花鎮的秸稈回收早已不如往日熱鬧。插花鎮於副鎮長向記者介紹,雖然政府也建立了秸稈回收點,但因為回收價太低且運輸成本高,大家都不怎麼願意做了,“大多數都是將秸稈直接還田”。
  朱立志認為,現在看來,“小範圍,多樣化”地處理秸稈,要比大規模、大產能地搞秸稈產業化,更能避免其在收集、運輸、儲存等方面的弊端。
  “小範圍處理,尤其是秸稈還田,是最簡潔、最便利的。秸稈還田是指將秸稈粉碎堆積腐熟後,施入土壤中的一種方法。還田能夠提高土壤肥力,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,增加土壤有機質等,處理的也更為徹底。這也是時下秸稈綜合治理所採用的主要方式之一。”安徽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馬友華教授,在接受中國青年報的記者採訪時提到。
  然而,秸稈還田也並非“萬能良方”。
  長期從事秸稈研究的江蘇省農科院研究員楊四軍、副研究員黃紅英等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示:部分農民“搶農”時,秸稈在地里還沒有完全腐爛,就開始下一茬作物的播種,這種“還田”不僅阻礙了農作物生長,還為病蟲害埋下隱患,容易導致糧食減產。
  “所以,秸稈綜合利用,還要強調多樣化。”朱立志最後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強調, “比如說北方的秸稈,就不宜非要推行秸稈全量化還田,因為天氣冷,短時間腐爛不了。可以考慮‘小範圍還田’與‘產業化秸稈經濟’相結合,不同地區尋求最適合的處理方式,才會少些‘水土不服’,多些碧水藍天。”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v88vvjww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